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7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53篇
电工技术   209篇
综合类   110篇
化学工业   518篇
金属工艺   279篇
机械仪表   224篇
建筑科学   109篇
矿业工程   43篇
能源动力   124篇
轻工业   332篇
水利工程   22篇
石油天然气   104篇
武器工业   46篇
无线电   3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675篇
冶金工业   152篇
原子能技术   78篇
自动化技术   7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240篇
  2012年   240篇
  2011年   262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157篇
  2007年   192篇
  2006年   187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伍春华 《硬质合金》1996,13(2):86-90
通过对不同烧结工艺生产的硬质合金顶锤进行解剖分析,发现不论哪种烧结工艺生产的顶锤,均存在着从表层至中心部位的成分和性能的不均匀性,只是程度和趋向不同而已,它严重地影响了顶锤的质量。作者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从脱胶和真空烧结两大工序作了大量的试验,最后找到了在真空烧结过程中进行某种技术处理解决了这一难题。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解决成分和性能的不均匀性和提高顶锤的质量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92.
提高压铸模具使用寿命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8,自引:9,他引:8  
通过分析试验,寻找影响铸模具使用寿命的因素,如模具的预热、脱模剂的种类和喷涂方法、模具材料的选择以及模具热处理工艺参数等。通过这些影响因素寻找规律性的关系,进而找到提高压铸模具使用寿命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93.
曾明  沈包罗  袁新强  郑韵秋 《铸造技术》2006,27(10):1102-1104
经过大量实验发现采用胶态浇注成形技术和真空干燥方法可制备表面裂纹少的硅溶胶壳型。制备硅溶胶壳型用材料有JN-30硅溶胶、石英粉和NH4Cl。通过实验得到一组硅溶胶壳型的真空干燥工艺参数:干燥温度80~100℃,干燥时间5 h和真空度0.06~0.07 MPa。然后对此进行重复实验,得到硅溶胶壳型的收缩率(干燥收缩率和总收缩率)和抗压强度期望分别为0.97%、1.04%和5.05 MPa。  相似文献   
994.
WC颗粒增强高铬铸铁基表面复合材料喷射口衬板的研制   总被引:14,自引:9,他引:14  
采用负压铸渗法成功制备出WC颗粒增强高铬铸铁基表面复合材料喷射口衬板。考察了复合材料的三体磨料磨损性能及实际工况服役效果。结果表明 :颗粒的体积分数可达 5 2 % ,界面致密 ,组织中无夹渣、裂纹等缺陷。复合材料的耐三体磨料磨损性能是高铬铸铁的 5 .1倍 ,衬板的使用寿命是原来的 3.5倍  相似文献   
995.
通过在铝液质量检测系统中使用的真空密封材料的效果表明,柔性石墨材料在800℃高温条件下工作,化学稳定性良好,不污染铝液,密封性和使用性能完全满足铝液检测的要求。系统处于真空条件下,柔性石墨的氧化不明显,非密封端面则不影响系统的密封性。是一种理想的热态真空密封材料。  相似文献   
996.
采用机械合金化-真空烧结方法制备出致密细晶钛合金(Ti-6Al-2Sn-4Zr-6Mo),并研究了球磨时间、烧结温度等制备条件对烧结材料密度和显微组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钛合金烧结材料的密度逐渐升高,显微组织从初生α相+针状的转变β组织逐步转化为细等轴状的α+β组织,并且其晶粒尺寸逐渐减小。当球磨时间为40h,烧结温度为1200℃时,烧结材料的相对密度达到99.1%,平均晶粒尺寸仅为2μm。  相似文献   
997.
以金属铬和铬钛合金进行真空蒸镀。研究了镀膜的形貌、结构和转化行为。利用这种工艺对金刚石实施表面改性,并对金刚石/金属烧结体进行性能考核。结果证明,真空蒸镀对改善金刚石工具的内界面结合强度有相当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8.
简述汽车制动真空助力器测试原理及性能要求,从硬件和软件设计两方面介绍汽车制动真空助力器在线测试系统的研制.重点对测量数据的曲线拟合、测量模块的USB接口以及基于LabVIEW的虚拟仪器设计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99.
研究了真空粉末烧结法在H13钢表面上制备三元硼化物基金属陶瓷覆层的组织及性能,论述了烧结工艺对覆层显微组织的影响,分析了覆层与钢基底界面形成特点、覆层的微观硬度分布。结果表明,在1220~1250℃下反应烧结,可获得厚度为1~3mm的三元硼化物(Mo2FeB2)基金属陶瓷覆层,覆层和钢基底通过Fe、B、Cr、Ni、V、Mo相互扩散渗透产生牢固结合,硬度达到1200HV,有利于提高钢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1000.
Dredged sediments with high water content is difficult to be treated and beneficially reused because of their poor engineering characteristics. To treat those slurry,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novel mechanical-chemical combined method, i.e., vacuum-solidification (VS) combined method, and investigates its performance in dewatering and strength improvement. Corresponding model tests using vacuum-only preloading method and binder-only solidification method, respectively, were conducted. Ground granulated blast-furnace slag, an industrial by-product, activated by hydrated lime, magnesium oxide or carbide slag was used as the binder in the proposed method. The mass of discharged water due to vacuum consolidation was measured during the model test. Soil samples were taken after vacuum preloading for unconfined compression test, permeability test, X-ray diffrac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mercury intrusion porosimetry to analyze the strength development, hydraulic and micro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the treated soil.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VS combined method exhibits a remarkable enhancement in both volume reduction efficiency and the strength improvement effectiveness. The type and content of activators have an obvious influence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mbined method. This study preliminarily revealed the mechanism and effect of using the VS combined method with alkali-activated GGBS as binder to treat high water content dredged mu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